水泥混凝土基礎維修施工方案
工藝流程、質量標準、控制要點
1、工藝流程
舊松動混凝土基礎破碎 除渣 清邊清基 必要處架立模板
灑水濕潤 攤鋪混凝土 振實 混凝土表面整平飾面 壓紋 養護 基礎切縫 開放交通 下道工序施工
2、質量標準與控制要點
a.切縫
按照規范指定位置和范圍劃(彈)線和切縫,切縫深度不得小于原混凝土厚度2/3,切縫線平直偏差不得大于2毫米。
b.清底、掃漿
用不含有害雜質和無酸性的自來水洗或高壓氣吹洗砼鑿除斷面和底面,附著粉狀物的砼斷面應用鋼絲刷刨刷,清除松散砼塊,保證干凈粗糙的表面以利于新舊砼的連接。用水沖洗的砼面應在清潔水基本干燥后掃漿。砼澆筑前,應在砼斷面和底面均勻涂刷或澆灑水泥凈漿,當水泥凈漿干硬后仍未澆筑砼時,必須鏟除水泥凈漿重新操作。
c.澆筑砼(摻加微膨脹劑和增強劑)
砼澆筑時應用振動梁和磨光機振實、修整和抹平,定漿后利用三米直尺測量基礎平整度,縱橫向每2米測量一次,修補點區,每點測量一次。砼澆筑完成后應用磨光機再次振實、修整和抹平,定漿后利用三米直尺測量基礎平整度,縱向每2米測量一次,橫向每25厘米測量一次,平整偏差均不得超過3毫米,尤其是與原基礎相接處,更要嚴格控制,未達要求時再抹再測。澆筑砼應盡可能連續進行,人員就餐或休息等情況不得中斷施工,應安排輪班作業。但因停電、機械故障、下雨或其它意外事故中斷施工時間超過已澆筑砼初凝或重塑時間時,應設置工作縫(施工縫),設置工作縫(施工縫)的具體技術要求按照現行有關施工規范進行?;A拉毛應控制好拉毛壓力,防止拉毛時粘沾砼,不平直或深淺不一。
d.養護
澆筑砼終凝后立即養護,必須采用草袋、麻袋等覆蓋或蓄水養生,但不得損傷或污染砼基礎表面,每日澆灑水至少三次,以始終處于潮濕狀態為標準,養護時間應延至放行交通前以保證維修砼有良好的后期強度發展。如果使用養護劑養護,應噴灑均勻并通知我司以便掌握養護情況。開放交通前,應加強養護防護,禁止人員、車輛、模板、支架和標志牌等從養護砼基礎上經過。
e.切縫、灌縫
對于需要切縫、灌縫的部位,切縫、灌縫應當符合有關施工技術標準要求。切縫時間控制在砼終凝后3-6小時為宜;切縫深度不小于基礎厚度2/3,切縫線平直,在一般情況下不得破壞原有基礎切縫線位置。灌縫前,應清除切縫內粉末,保證縫內干燥潔凈后按施工技術要求施灌填縫料。
f.下道工序(草皮鋪貼)
混凝土基礎終凝后,待含水率降到草皮面層施工要求的標準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鋪貼人造草坪
g.清理現場
施工完成后應清理施工現場,尤其是清除砼拌和物硬化塊,以及現場排水進口,保持現場整潔干凈。